【编者按】为了深化家校联动育人机制,从2013年开始,我院高度重视寒暑假家访工作,启动了辅导员家访制度。我院分党委邓德敏书记、骆东奇院长、叶海林副书记多次亲自带队参加家访工作。本学期寒假伊始,为了让家访取得更好的实效,学院认真研究了前期家访工作的成效,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本次家访集中在“送”字上进行部署与要求,即:送关爱、送温暖、送健康、送政策、送知识、送平台、送服务,务必把家访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方面收到实效。专兼职辅导员老师奔赴陕西、四川、重庆等地进行家访,在严寒中为商策学子送去关爱、温暖、健康、政策、知识、平台和服务。
2017年7月,炎炎夏日,酷热难当,伴着晨曦灼热的太阳,我院辅导员樊少华、邓艺、封海粟等老师开始了家访之行。
经过2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到达了2017年暑期家访的第一站,璧山小舒家。虽然之前了解过她的家庭情况,可一进门,我们几个老师哽咽了。虽是明媚的夏日,可屋里光线昏暗,破旧矮小且墙壁斑驳的土坯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到处堆满了类似垃圾一样的塑料、布条,经过交谈,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坚强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父亲的缺失,母亲的重病,毫无生活来源的母女二人与外公借住在亲戚家的旧房子,好在并不富裕的舅舅时时接济着他们。每每说到母亲的病情,小舒都在一旁默默流泪,她说她不怕吃苦,就担心妈妈病情不稳定。可妈妈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女儿说:“没事的,会好起来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
老师们把书籍、慰问金及慰问品递给小舒的妈妈“我们共同面对困难,让孩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顺畅。目前她已经得到了一些资助,学校和学院还会继续解决你们的实际困难。”
几年来的家访,让我们走进了很多困难学生的家庭,但是,像眼前这位如此乐观的母亲的确很少。他们虽然贫寒,但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舒在学校期间,生活非常简朴,但确是一个生活态度积极的学生,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而母亲也对自己的女儿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我们也在心底默默的祝福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能在孩子未来的努力下,得到更好的改善。
接下来,老师们马不停蹄赶往北碚的小曼和小娅家。小曼下学期就大四了,她的父亲是广场保安,负责看守广场,母亲是清洁工,负责打扫广场,一家人租住在广场边的平房里。简单的寒暄后,妈妈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为同样也是一个困难的家庭,供一个孩子读大学很不容易,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当樊少华老师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就业出路问题一一解答之后,原本紧缩的眉头也挂上了一丝笑容。希望这次家访能帮助他们解开心中更多的疑惑,真正的给他们的生活带去一屡阳光。
小娅马上进入大三这一关键期,她也在考研和就业之间举棋不定。邓艺老师借着考研的话题和小娅聊了起来,小娅的爸爸也很支持女儿考研。交谈中,邓艺老师将学生在校情况、对学生的要求、以及专业的发展、就业的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为主阵地、主渠道对家庭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将学生在家里及初、高中阶段的情况、家长的建议、要求等与老师们交流,更有利于我们全面掌握学生动态,因材施教,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一个个脚印走出的是理解,是支持,是信任,是感动,一次次家访宛如一缕缕清风,吹向一个个家,吹动一颗颗心,学生笑了,家长笑了。在朴实的对话里,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感激,还有老师们为学生送来的各种关怀和帮助,“多送”到家,励志成才,这次送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关爱和温暖等,对我们的精准抚贫工作发挥了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