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送”到家,励志成才(八)
【编者按】为了深化家校联动育人机制,从2013年开始,我院高度重视寒暑假家访工作,启动了辅导员家访制度。我院党总支邓德敏书记、骆东奇院长、叶海林副书记多次亲自带队参加家访工作。本学期寒假伊始,为了让家访取得更好的实效,学院认真研究了前期家访工作的成效,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本次家访集中在“送”字上进行部署与要求,即:送关爱、送温暖、送健康、送政策、送知识、送平台、送服务,务必把家访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方面收到实效。专兼职辅导员老师奔赴陕西、四川、重庆等地进行家访,在严寒中为商策学子送去关爱、温暖、健康、政策、知识、平台和服务。
家访温暖人心,读书改变命运
2016年寒假刚开始,商务策划学院就开始了家访慰问活动。1月16号至1月20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海林带领封海粟、向丹丹、禹洋春、朱华华四位辅导员老师先后到西安、广安、铜梁、大足、江津看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叶海林副书记带领四位辅导员来到江津珞璜,一下车就看到珞璜电厂的三个大烟囱正冒着滚滚白烟,不禁为学生生活的空气质量担忧。
13级电子商务一班小霞同学是江津的家访对象。该生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每学年都获得奖学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课余时间在广告公司兼职学做策划,她觉得能学到很多知识。与前面几位家访的同学情况不同,小霞家庭成员完整,一家六口人:小霞、父母、哥嫂、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小侄女。父亲是天助水泥厂的职工,每月工资不到1500元;母亲因身体不好,一直待业在家;哥哥也在水泥厂上班,每月工资也只有一千多元;嫂子待业在家,专职带孩子。一家六口人挤在水泥厂里面的一间单间配套宿舍里,面积不过十多平米,家具简陋陈旧,厨具都摆在房间与厕所的过道上,几乎没有几样电器,水泥厂也是重污染区域,空气质量堪忧。老家在乡下,当年的土胚房子已经坍塌,没有再建和再买房子,一直寄宿在水泥厂宿舍。父亲说单位只有五险,没有住房公积金,都明白水泥厂空气环境不好,想给子女在其他地方买房子,但是没有经济能力。现在单位效益不好,工资也越来越低,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加上年龄也大了,如果辞职出去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厂里工作。
去年七月,正值小霞期末考试最后一科,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在厂里发生意外,身体一半被烫伤,现在都还有大片的非常明显的伤痕。那段时间家里经济条件更困难,好在小霞一直很懂事,从小勤俭节约,不与人攀比,课余时间与假期都会做些兼职补贴家用,学习成绩也一直不用父母操心。去年九月,小霞向学校申请了临时困难补助,学校给予600元补助金。
小霞家代表的是这样一类家庭:父母带着子女离开老家进厂打工挣钱,苦于没有文化只能靠劳动力为生,通常只有最低水平的收入,居住条件也相当简陋。这类工厂职工的子女也只能是靠自己努力创造条件。
叶海林副书记及各位辅导员老师就小霞的学习生活情况、各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对电商专业的建议等方面给予关心,表示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为该生提供必要的保证,支持该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并鼓励该生多读书,多参加学院的勤工助学和读书讲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让学生与其家人很受感动,该生的父母反复感激道:“把孩子交给你们这样的老师,我们就放心了!”
此次家访也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心灵受到很大触动,如果不亲自到家里走访,很多现实情况是无法知晓的,对学生的关心关爱与帮助还需要加大力度,学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也深深地敬佩这些学生及其家人,生活虽然艰辛,但仍然能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实在难得。